徐锦芬教授“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工作坊”讲座报道

2017年10月09日 16:48  点击:[]

如何提高听说课程的教学有效性、开展有意义的课堂听说活动,一直以来困扰着我院大学英语教师。为提升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效果,推进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研究意识,我院于2017年9月29日下午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徐锦芬教授来我院进行题为“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工作坊”的讲座。我院杨玉兰副院长及大学外语部全体教师出席聆听了讲座。

徐锦芬教授首先介绍了目前中国大学生的听说能力现状。整体来看,学生们受高中应试教育影响较大,英语学习动机多为应付考试,注重单词和语法学习,但语言输出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明显滞后。较为典型的问题是:学生英语口语表达中用词较为简单,整句表述能力不足,且内容缺乏深度。

徐锦芬教授从教学、教材与教师素质三个方面分析了这种现状背后的原因。其一,听说教学的形式过于僵化,主要采取“教师放音、学生回答、然后对答案”或是“教师提问、学生回答”的简单形式,而这种教学没有触及听说知识构建的核心,即利用已有知识去建构意义的top-down形式或是利用小的元素构建整体意义的bottom-up形式。其二,目前的教材较为差强人意。结合当下研究结果,徐锦芬教授指出,目前的听说教材缺少语言情境,缺乏互助合作活动,教材内容亦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“表达动力”。其三,教师素质也有待提高,教师中心现象严重,教学从以前的“人灌”变成了“人机共灌”,教师对于教学目标和听说的本质均不够了解,投入度不够,缺乏对教材、对学生、对听说有效教学的系统研究;同时,课程评价形式也较为单一,缺乏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。

随后,徐锦芬教授提出了能够改进当前听说课教学的建议。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,首先要明确听说课程的性质和目标。听说课程是一门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课程,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跨文化能力,使之能在今后的学习、工作和社交中用英语进行基本的交流。在此基础上,徐锦芬教授介绍了改进措施的理论指导框架,简明地阐释了教育心理学下的认知主义与人本主义,语言学理论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,二语习得理论下的输出假设、输入假设、互动理论和注意假设。以此为依据,徐锦芬教授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:一是要编写高质量的教材,保证内容有趣,任务多样,将top-down与bottom-up两种知识构建的模型相结合;二是要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,教师需吃透指南与教材,了解听力过程和口语过程,了解听力困难和口语困难,并培养教学研究能力。

整场讲座精彩纷呈,内涵深刻,教师们专注聆听、笔记。徐锦芬教授以听说教学为主题的讲座,系统详尽地呈现了听说课的问题与核心所在,为我院教师如何更好地使用听说教材,如何更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,以及如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均带来了诸多启发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大学外语部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7.10.09

上一条:我院工会举办摄影知识讲座暨摄影比赛作品交流会 下一条:马来西亚百纳利大学执行主席到我院交流访问

关闭

Baidu
sogou